新闻摄影怎样构思

行行色色17年前 (2008)发布
249 0

新闻摄影抓什么角度、体现什么主题,如何构图、甚至怎么借助与被摄主体有关的现场环境、背景更鲜明地反映主体,都需要拍摄者认真思索和构思。

    从可视性方面构思

    没有经过构思的新闻照片,往往是“有闻必录”,缺乏形象表现力。这与一些人认为新闻摄影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记录、并不需要构思的片面想法有关。

    就报纸新闻而言,如果对传递新闻信息的两个主要载体——文字与图片作一比较,直观、真实、一目了然恐怕是图片优于文字的基本特性,应该说增强了新闻图片的可视性,就等于巩固了其在版面上的立足之本。那么,如何让新闻图片产生比文字更加强烈的冲击力?关键还在于拍摄过程中对“可视”这一主题的开掘。新闻照片的可视从狭义上讲,是指可供欣赏性;从广义上讲,是指有新闻形象价值、含有可视性、典型瞬间性。

    在新闻摄影构思中,只有突出其可视性、独特性,才能克服作品公式化和一般化。今年“六一”期间,一些报纸都刊登了反映少儿活动的图片,其中90%是反映少儿文艺(体育)活动的画面,且这些照片大都以中远景构图为主,构图雷同,毫无新意。那么,关于“六一”摄影报道是否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可拍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翻开报纸,有的“六一”摄影报道却令人耳目一新,图片信息含量大,画面语言丰富,视觉上凭添了更深的意味。显然,这就涉及到一个拍摄前的构思问题。

    注意对“可视”的构思,是增强宣传效果的可靠保证,而落实新闻摄影的构思要靠记者的思想来完成,说到底靠记者的文化底蕴,靠对政治理论、社会生活学习认知后的升华。

    由偶然转为必然

    经验积累的瞬间爆发

    摄影记者需要不断提高把握与处理构思的能力。其原因是新闻摄影是瞬间完成的,在实际操作中不允许长时间的构思。那么,所谓构思与实际操作是否产生矛盾呢?这里有必要对新闻摄影构思的理解作一解释。

    首先,发现、把握、处理新闻切入点的角度,会直接反映出我们对新闻理解的深浅、表现程度的深浅,这里的构思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整个过程的分析、比较、筛选、取舍以及对选题的时效、反响、政策、形象等诸因素的认识,也应依靠缜密的构思来完成。

    其次,我们在锁定新闻瞬间时所谓的构思,是指作者长期工作积累形成的构思经验下意识的瞬间反映,是在新闻摄影实践中由偶然转为必然经验积累的瞬间爆发。

    我们不可以用对手中相机掌握的熟练,来掩盖由构思而带来的拍摄过程中得心应手的功绩,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构思是新闻拍摄行为的纲。

    由《九江日报》记者林国光拍摄的照片《将军有泪不轻弹》,则更接近于关于构思的第二种解释。画面为南京军区中将副司令员董万瑞在九江火车站告别最后一批与他同甘苦、与洪魔奋战40多天抗洪勇士时,禁不住热泪盈眶、挥手道别的特写。让人一眼就联想到将士们桩桩感人事迹,立刻想到当时关于他们的各种报道。假如记者在拍摄之前没有被危难之际、生死关头将士们大无畏的气势所感动,没有将自己对子弟兵的崇敬心情作拍摄前的铺垫,又如何能抓到这一最具典型的瞬间?

    新闻摄影构思

    取决于发现能力和预见能力

    对生活始终保持敏税的洞察力,不断从周围事物中发现新闻,是一名合格记者必须具备的功夫。

    《长江日报》为提高新闻摄影报道质量,曾提出“发现是摄影记者的第一素质”。具体到新闻发现力,我认为应分解为对新闻事件的发现能力,对现场视觉语言的发现能力,另外还应包括对新闻事态、发展变化的基本预见能力。

    就一些“硬新闻”而言,如水灾、火灾、现场抓捕等,记者只要如实记录就足以打动读者,因为它满足了读者的现场目击欲和对新闻事实的最终确认。然而,相对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地市级报纸新闻源范围的局限性,使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在总量上占据最大比例的所谓“软新闻”的表现,并进行有关发现能力的培养。

    新闻摄影对新闻主体本质的发现,表面上看是一种瞬间的发现,其实可以说它是建立在大量观察思考基础上的顿悟,是视觉表象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质变。

    摄影记者郑鸣拍摄的英国女王和丈夫在中国游览长城时的照片,画面上一左一右截然相反的视线,被用《望长城内外》的标题绝妙地表现出来,增强了新闻图片观赏的趣味性。可以说,这是作者在撷取新闻前注重对发现能力、预见能力的把握,因此拍到这张令人难忘的好照片。 (作者:董英杰/河北省沧州晚报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